当前位置: 首页 > 画院动态> 画院动态
原创访谈栏目《遇见书画》丨第十期:探美中山画坛(五)


采访对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珠海古元美术馆馆长 刘春潮

主持人:中山日报记者 冷启迪

采访地点:刘春潮工作室

 


艺术简历:刘春潮,现为珠海古元美术馆馆长。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馆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策划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秘书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省人文艺术学会理事。199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应西南师范大学和敦煌艺术研究院之邀,驻敦煌进行壁画复制及古代岩彩画研究,2004年结业于文化部中国岩彩画研究所高级研修班,2007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届漆画高级研修班”。

开场白(冷启迪):刘春潮是跨界的、现代的,他穿行于音乐、诗歌和绘画之间,曾经,他的名字与莲花漆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近年来,他悄悄开启了一场抽象的无界之旅,这些新作,引发了人们对个体生命和大世界的思索。

 


冷启迪:漆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是一种特别“麻烦”而复杂的形式,需要制胎、作地、涂漆、绘画、雕刻、作里、磨光等等程序,作为一名艺术家,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画种来创作?

刘春潮: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漆画,漆画的材质之美、附着能力和承载能力和表现能力都会非常强烈,在岩彩画之上,是可以附加任何东西,我个人特别喜欢一些色彩对比强烈和材质复杂的画作。自从我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漆画高研班,接触到漆画之后,便一发不可收。


 


冷启迪:传统漆画由于受器物造型所限,强调的是装饰和实用功能,工艺性始终占主体地位,您如何突破它的装饰性,突出漆画的艺术性?

刘春潮:中国是世界上产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国家,从使用漆的历史来说,可追溯到河姆渡时期,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学习漆画之初,很多人对漆画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一些纯工艺、实用的器皿上,这是对漆画的错误认识。漆画是一种富丽堂皇、厚重神秘的材质,特别是它的独特性。我向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蔡克振老师讨教过关于漆画的各类问题,我组织中国漆画的专家们在《美术报》作了16个整版关于中国漆画的工艺性和艺术性关系问题讨论,我提出一个观点,是削弱漆画的工艺性,突出它的艺术性,让它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屹立在中国绘画品种之中。


 

《十里荷香》十米漆屏风(未完成) 


冷启迪:您自己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说大家对您耳熟能详的《爱莲说》系列,莲花作为文人雅士艺术创作的对象,您把它引入到漆画上来,给它赋予了什么特征从而区别于其他画种呢?

刘春潮:我的绘画之所以从莲花入手,第一是因为莲花是特别的,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植物,已经上升到一种文化符号的高度,它是高洁的象征,正如诗词所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第二是从美学的角度上讲,它的荷叶、荷干和荷花天然形成了一种点、线、面的对比关系,构成了绘画的基本元素,看画家如何组合和构成。我觉得莲花甚至不是一个题材,它就是你的生命、你的情感或者是你对世界的认识,里面融入了更多的生命厚度与诗意。


 


冷启迪:从《爱莲说》到《无界》这个系列,您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想要做一个新的探索?

刘春潮: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还是非常清晰的,大概每十年有一个蜕变。我会在30岁、40岁和50岁将近的时候,对我的人生有一个新的思考,虽然我没有刻意地去做,但已经有这样的结果。可能在我50岁的时候,会对这个社会有一个新的想法,比如我的作品《爱莲说》拿出去展示,大家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这是刘春潮的作品,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成功,反过来讲也是一种禁锢和束缚。我会觉得我是不是没有勇气去打破固定的、被大家认可的那种符号,寻找一个新的自己。勇于突破禁锢,我认为是衡量一名画家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重要标准之一。

《无界》这个系列我用了三年的时间进行创作,我是在中国的泼彩、泼墨里找到了灵感。我在将近2000多平方的平台上进行了系列实验,把色彩的三种基本颜色、金银以及透明大漆进行了一个融合和挥洒,在挥洒的过程中,我都在严格地控制并驾驭着色彩流淌的方向、尺度以及时间,当这些材料相互碰撞就会产生很多偶然的肌理,所以就要及时把握住时间去定型或继续引导。同时,我“介入了”另外一种白色的硬质材料,漆画领域的白色主要是用蛋壳来表现的,蛋壳是偏硬的,在画面中我会进行人为的几何切割,一些方块、一些圆形。所以,在画面中你会看到两种基本元素,一种是自然流淌的软质原料,一种是硬质的人为材料,一个是有界的,一个是无界的,形成了一种矛盾的统一体。绘画本身就需要一个高度和谐、又统一与对比的效果,这就呈现了《无界》这个系列的基本面貌。


 


冷启迪:以前,您在中山画坛耕耘,现在去了珠海担任珠海美术馆馆长,两个城市在艺术创作方面,您觉得有可以互鉴之处吗?

刘春潮:中山和珠海,古称香山,本来大家都是一家人,我在十几年前就策划过一些中山和珠海之间的艺术交流活动,例如开展中山、珠海的一些联合展览、探讨共同文化背景中一些小地域差异之下的文化走向和美术走向等等。

还有我们香山文化要区别于内地其它文化的特质,在岭南文化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探索如何做好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认为这样更有意义。


刘春潮部分作品展示

 

《满月》 150×150cm

 

《突围》 120x120cm

 

《中国莲》之一  漆画 150×150cm

 

《无界之二》  120x120cm

 

《界》之一 漆画  80x19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