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6岁的叶添老人将开书店视为精神寄托。
在中山市小榄镇繁忙的新市路,夹在蜂蜜店与玩具店之间的华生书店显得很不起眼,若非有心来寻,恐怕不经意间就会错过。
“噢,原来你要去添伯的书店呀,从这里上二楼就到了。”在附近街坊的指引下,从小小的门面拾级而上,抵达二楼便发现“别有洞天”。一位银发老人坐在楼梯口旁的小木桌前,全神贯注地读着报纸。他,就是华生书店的店主叶添,今年96岁。黑框老花镜、白衬衫、灰西裤、棕皮鞋……添伯日常装扮很讲究,挺直的身板让他看起来不像96岁的老人。
见有客人拜访,添伯热心地拿出两张红胶凳,大家围坐小木桌边,听添伯讲述华生书店的故事——他思路清晰、豁达乐观、和善健谈。
●书店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是书店的黄金时代,加上添伯的儿子喜欢看书,所以在1991年,添伯决定把自己经营的日杂店转型为书店。不久之后,他买下了新市路一个楼上铺位,即是今天华生书店的所在。那时,新市路是坊传的“小榄尖沙咀”,从花城酒店到文化宫的这片繁华闹市中,华生书店是一抹格外安静的存在。添伯回忆道,1992年到1996年是华生最旺的时候,一到周末和晚上就挤满了人,大人有十几个,小朋友也有十个八个。放在店内的一摞胶凳不够坐时,不少孩子就席地而坐,看书看得入迷。
聊起过往,添伯不禁感慨时过境迁。以前,书店里各种各样的书都有,武侠小说、杂志。忠实的读者每次来,会先和添伯寒暄几句,然后自然而然地走到书架前拿起一本最近在看的书籍,再找个熟悉的角落,捧着书一待就是一整天。添伯见他们读得专注,从不会过多干扰。大家在各自的世界里忙碌,书店里只有翻书时的沙沙声、算盘结账的嗒嗒声和老式吊扇的沙沙声。在读者畅游书海满意离开时,添伯才会和他们聊上几句家常话,渐渐地,也和不少顾客结识为友。
●收银时依旧用算盘来结账
步入21世纪,像华生这样的传统书店日渐式微。为了存活,华生书店只能顺市场大势,卖起教辅书籍。
转眼31年过去了,添伯还是每天一如既往地骑着自行车来往于书店和家之间。除了天花板修补过一次外,书店还是原来的模样:纤尘不染的店面只有三四排书架,书籍根据年级分类有序陈列,收银依旧用算盘结账,来买书的老街坊只要在楼下报上书名,添伯就会热切地应一声“来啦”,踢着拖鞋就往下走……
华生虽然不是那种有很多人边喝咖啡边看书的新式书店,但对在附近成长、生活的街坊来说,这里总是那么亲切,有着浓浓的生活气和人情味。
近几年,实体书店接连遭到电商和疫情的冲击,添伯坦言“最近不够生意做”。但他自我宽慰道:“我这里是‘家庭式经营’,铺头不用交租,店员都是‘自己人’,能一直做下去。”添伯介绍,自己是坐镇书店打算盘的“销售员”,儿媳妇是负责选书的“采购员”,而女儿也常来店里帮忙。一家人虽然赚不了什么大钱,但“平平淡淡也是真”。
●成为不少街坊的心灵寄托
为了方便街坊能随时过来买书,添伯每天准时9点来到书店开门,一家人的午饭、晚饭都在店里吃,直到晚上9点才关门回家。他觉得开书店已成为生活习惯,也常和街坊说笑:“我在书店的时间比在家里还长,家变成了‘客栈’,书店才是我的‘家’。”
让添伯欣慰的是,华生与街坊相伴逾三十载,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成长,也积攒了不少街坊熟客的口碑,在大家的心中留下了痕迹。以前来买书的小孩逐渐长大成人,有的结婚生子后还会抱着孩子继续到华生买书。“70后”熟客陈先生如今忙于生计,已经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经常跑来华生看书了,但华生的存在让他觉得心安。“偶尔想找个地方喘口气时,第一时间就想到来这里。一直习惯来华生买书,只要华生继续开着,我就一直支持!”说这番话时,陈先生有些动容。
新市路的街景日新月异,而华生书店的存在,某种程度就是一道风景,是仿佛能让街坊穿梭回到过去的心灵庇护所。“很多以前过来聊天叙旧的朋友都走了,开书店就是一份寄托吧。”谈到将来,添伯表现得淡然而坚定,“只要有客人来,我就会尽全力守住华生。”(文/见习记者 余晓霖 图/本报记者 缪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