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资讯> 本地资讯
纪录 | 高剑父学术提名展:广府——黎柱成国画艺术展研讨会

引  言

高剑父学术提名展是由高剑父纪念馆联合有关美术机构共同策划、实施的一场学术性展览。依托岭南画派改革、开放、包容的精神,对广府文化以及岭南现当代美术的关联性进行展览和研究。黎柱成为高剑父学术提名奖首位提名画家,此次研讨会由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主持,以黎柱成的作品为研究个案,以“广府文化与岭南美术的发展”为主题展开座谈。


研讨会回顾

5aaadf64449efa1dadebc94c524ddce2.jpg

刘斯奋

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广东画院原院长

黎柱成的作品构图丰富,众所周知,花鸟画是很难构图的,他的构图、疏密、颜色的配搭等都很多变化。

黎柱成是名“野生”画家,并非科班出身,却能成长快速。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一是美术教育只能用共性来教学,而忽视了个性,所以造成科班系的画家个性不足。为什么现当代“野生”画家越来越能走出来,因为他们大多是凭借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天赋,自由发挥,所以就更能够发挥人独特的个性。而艺术最有价值的我认为是两样,一样是个性,一样是激情。只有与众不同,无法复制,才能在艺坛站住脚,因为共性很快过时,只有个性才不落俗。这是黎柱成他之所以能够让人家眼前一亮留下印象的原因,这是他的个性。

从他20多岁时的作品和经历可以看出他年少的刻苦,把整个情感放置其中,所以哪怕现在拿出来看,用单据背后画出来的作品,仍是能打动大家。他的作品既有强烈个性,又有激情,能持续流传为大众所欣赏。


丘树宏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政协原主席

“野生”之路还是走出了不少艺术家,中山的“野生”艺术家包括黄苗子、方哲、方鹏、刘斯奋老师等,还有《弯弯的月亮》的李海鹰等。“野生”容易博采众长,更广泛、更全面吸收营养,这也是广府文化的重要基础。

“野生”这条路也很重要,黎柱成虽“野生”出家,但还去北京补科班的体系,在北京之后有了自己的心境和哲学的东西,补了文学的一课,使其自身更具有艺术家的文学修养,整个涵养境界发生了变化。


郭莽园

西泠印社社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作为广东大写意花鸟、全国大写意花鸟的中青年画家代表的黎柱成,一直为自己关注的表现对象,有毅力、有恒心地把自己的艺术从一个爱好者发展至今卓有成就的名家。

山水画是中国画里肌理最复杂的,若花鸟画画家学习一点山水,那么对中国的笔墨、对中国的造景,对画里面的诗意是有帮助。黎柱成的作品给我一种很厚实的感觉,内容丰富,希望黎柱成同志继续努力。


庄小尖

广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注:庄小尖因疫情未能出席研讨会,专程致函,观点如下):

一个星期前就准备来看柱成兄的画展。看新画、见老友。因疫情,住海珠区,就听指示不添乱,请大家包涵。柱成兄的花鸟画,柱成兄早已卓然大家,闻名海内外。他的花鸟画,骨气洞达,色墨苍浑。有物象的精致描写而又神韵飞扬。有生活的情致,有挥洒的飘逸。良好的书法根基熔铸成苍润的花卉,书与画,色与墨,抑扬顿挫,充和一致。八尺至丈幅大画,气象恢宏而细节描写生动可信,体现了画家运筹大局如烹小鲜的能力。当然,画得最多最能显示柱成兄品性的是花鸟小品,身边物事,信手拈来,随意写去,看似不经心,却见心机,显心性。画得够松,但不散。奔放处未忘尺度,精微处显露气魄。体现了一个成功花鸟画家的风范。荷花是中国画坛历久不衰的画题,柱成兄却能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法写出了自己的图象。柱成兄画荷尝试过多种画法,各呈奇象,缤纷满纸。或者可以说,荷花是柱成兄最具特色的个人符号。寄以时日,我们会像聊八大山人墨荷一样想起柱成兄的墨荷。    

柱成兄的山水画,几年前有机会同柱成兄一道外出写生,惊觉这个花鸟画家山水也如此出彩。因为这次画展,看到柱成兄1980年代这批山水作品,才晓得老花鸟画家原来是老山水画家。尽管30多年过去,这批画放在现在也不过时。尤其“只研朱墨作春山”一画,骨力扛鼎,浑厚苍茫,俨然大家手笔。再看尺寸,小画也。更惊叹,小尺寸却有大格局,此真大画家也,非有大襟怀不能有此大手笔。  

柱成兄花鸟画的影响力,早已超出广东。可以预言从今天这个展览之后,柱成兄的山水画,也显山露水,影响广东,风靡全国。


丘洪松

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以一个门外汉的角度,透过黎老师的作品和各位老师的讲话,深刻感受到黎老师对于绘画的毅力、恒心和热情。


莫肇生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肇庆市中国画学会会长

古时自广西南宁至珠三角区域均为广府,广府文化,已然不是单纯地域性化,而是广泛包容性的。整个广府文化体系里,除了保留中原文化最原始、最根源的部分——语言,还有很多乡土风俗如祭祖等仪式。

黎柱成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勤而勉之的人,他在不足20平方米的画室里,能趴在地上创作出丈二、丈几的大幅作品,他确实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在这场展览里看到很多黎柱成20多岁时所创作的小幅山水画,是他在单位把一些单据反过来画的。这能看出来,黎柱成从小对于艺术的感悟,有着浑然天成的天赋,他对于笔墨的把握很好。尤其是他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后,把自己的画风与中国画整个体系进行了糅合调整,成为了成功走出广东画坛的的一位有影响力的艺术家。

此次展出的作品给予大家极大的震撼,不难看出黎柱成真正找到了山水与花鸟融会贯通的方法,作品气度浑厚,笔墨雄健,是大家学习的典范。


方楚乔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黎柱成是山水、花鸟兼修的画家,且左右开弓,勤奋写生,他的线条极有特色,非常灵活。从他的身上得到启发,对于专攻山水的画家,花鸟画的练习也是很有必要,能从花鸟画里更好地感受笔墨的开合和线条的起伏。


王大鹏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提出“广府”的概念,最重要的不是回忆或者是追忆我们先贤所创立的这些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传统里挖掘一些新的价值和新的内容。

从黎柱成的这些作品当中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黎柱成的优势在于长期在基层,对于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在北京进修后,形成了开放的笔墨观,不论门派,不论传统,不论现当代,只论笔墨,自然而然地融入他的创作中,这是他的特质,也是他远离文化中心,偏于交流,潜心创作的结晶。这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尤为难得。

我们研究“广府”,不应一谓强调广府的特点,而是应去研究在新的时代背景、新的文化环境里中国画新的增长点。于我而言,新的增长点就是中原文化与广府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融合,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在黎柱成的作品当中凸显出来。在我看来,黎柱成的画作已跳出了岭南画家传统的特点,我想这也是现当代岭南的画家一直追寻的方向。

黎柱成意在追求在一个开放的笔墨系统中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的作品将海派、北方水墨花鸟以及岭南画派的风格与他个人的心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自身的情感。所以我认为,岭南当代花鸟画可以在笔墨个性方面更多发展。


陈炳佳

广州军区文艺创作室原专职画家、广州军区美术书法院原副院长

黎柱成的画给我两点印象最深,一是他的画薄却透着厚,这是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很难的一个调性。他没有用很多浓墨重彩,用很淡的水墨透出来厚厚的东西,这是我从他的绘画里读出来的很深感受,这一点的话恐怕是画花鸟画的很难达到的,特别是岭南画派过去也用水。但是我觉得,黎柱成用水很足,很有韵味,很耐人寻味,里头的东西值得品味。这才是我们值得去欣赏去把玩的东西,但是很多画家可能在这个方面把握不住,黎柱成这点把握得很好。

第二个他的画在真诚里头透着力量很全方位,这种全是一种感情上的全,他画的都是他熟悉的东西,亲切感十足的,比如身边的鸭子、鸡、梅花等。小榄是国家园林城镇,这些东西在小榄是随处可见,他们家的某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得到。他这份感情还是因为他的亲身经历的,不夸张、不张扬,非常淳朴,令人感觉真挚、热情,这是一种很深的情怀。


何俊华

广东省关爱艺术家公益促进会主席

希望高剑父学术提名展长久持续下去,黎柱成先生作为第一个被提名的专家学者,实至名归。黎柱成的画好,不容质疑。我从关爱的角度而言,希望他在70岁之前能创作出一些更流芳百世、载入史册的作品。


贾博鸿

九三学社广东书画院副院长,广州画院特聘画家

黎柱成不同于我们走传统的路子,他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很可贵一点是黎柱成他的画面,气息齐整,这很值得我学习,总感觉有一种情感倾注在里面。有次与他以及方哲、方鹏老师去肇庆采风写生,即便是一幅小的写生作品,他不经意间很快进入创作状态,读他的画,能读到他拿起毛笔感觉有一种瞬间就爆发出来的状态。

此次展览可贵之处在于还能品读到黎柱成早期80年代的作品,他这几十年的积累,作品内容全面,虽说没有大幅作品,但是小中也见得大,笔墨劲道。


温凉

著名摄影家、书画家

自己十几年对于黎柱成画作的观摩,最大的感受是由于他自小就已经从山水画的角度去学画,后来又转到了花鸟,所以他形成了现在的花鸟画的画风,完全在原来岭南画派的基础上来发展的,最终形成一个山水画与花鸟画相结合的画风。他的作品既有花鸟画的一些情趣,却又有山水画的雄强气势。所以我们看柱成兄现在很多花鸟画作品,都会感受到他的画远远看的就是一幅山水画,所以从这一点我是特别欣赏他。

后来有一次我跟他聊起来,他说他喜欢将山水画的一些元素,包括构图、画法,还有精气神都融进了画里面。前面很多老师都说了,他的线特别有趣,特别活,我认为是与他用左手去运笔有关,对花鸟画的线的轨迹的运转特别有效,还有飘逸的、富有动感、富有情趣的味道。


区广安

广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有一句话:一个人的认知都藏着他读过的书,一幅画也是藏着创作者的内涵、他读过的书以及他学过的东西。

我认为柱成兄的画,流露出来的面目,确实是在我们岭南绘画里面的一个突出形象。他是野生画家,但也不能说是,因为我们广府人本身有这种包容力,他吸取了现在北方很多的元素,比如说郭味渠先生,还有很多西北的画家,所以反映出来的画面是跟我们岭南现有的东西一个不同形象、不同追求的。柱成兄的画,他是取得了北方的绘画的一些符号形象之后,用在了我们广府本土的一些生活里面去加个鸭子、鸡等绘画很多的元素融合起来,整个面貌的画,我认为七成是北方的东西,三成当然还有把传统融入。我们广府的画家也应该向传统学习,应该用更广的思维、更开阔的眼界、更开放的思想去接受一些先进的东西,好的东西,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我们柱成兄已经走出了一条路子。

柱成兄的画,我认为他有几个特点。一个他是手勤脚勤,他很勤奋,他有很多写生作品。第二是手多,一般人画画是一只手,他两只手一起。第三个是眼多,他就看着碗里面的,看着岭南的碗里面的肉,又看到北方的骨头,又看到传统的筋肉,他把它全部都拿在自己碗里面,捧着一块吃了,因此他的作品“营养”是比较丰富,也才有他今天的成就。


朱光荣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政协书画院秘书长

黎柱成既有南方的淳朴,又有北方豪气,所以他的作品体现了南北融合的一种风格。我认为他去北京学习这个阶段对他艺术人生起了关键的作用。

再者他不断与北方画家参加展览一起交流,又在变学传统,他画里面有很多吴昌硕,包括刚刚区主席说到郭味渠等等那种影子,都在变学传统,我认为他这点是非常难得的。

我也非常感谢李琰兄在八月十五中秋节做广府第一站开展,把目光回归到我们广东本土画家里,这是对我们广东画家的一个福音。


吴桂昌

棕榈生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黎柱成的画里渗透着岭南画派兼收并蓄的精神,我们要带着岭南文化、传统文化,走到全国去。这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应该发扬出去。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黎柱成的画能反映出他到过现场,而不是闭门造车。


黎柱成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高剑父学术提名展首位提名画家

前面老师提到我是“野生动物”,这个词最早是廖冰兄先生80年代初跟我讲的,他说:”柱成你是野生动物,我也是啊“。在本次画展中有我80年代画的近100多件山水手稿作品,画这批手稿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看了一些大名家出的画册和画集特别仰慕。如果自已能有机会能出一本画册就好了。于是我自己就订制了一本厚厚300克灰白卡纸的画册模样,并把画好的画粘帖进去就成一本画册了作自乐。但通过画这小幅画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我是带着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去画,比如练习布局、经营位置、用笔用墨和设色、线条怎样表现以及落款盖印等等……。有时自出题目或借用古诗句为主题进行练习学创作,另外除了画这些比较完整的设色山水手稿画外同时亦画了数以千、百计山水、花鸟速写白描草图练习。通过这阶段训练学习培养了自己的章法构图和综合画面处理能力这对我今天的山水及花鸟画是很有帮助的。

有人说我的山水比花鸟好,其实对我来讲,没有画花鸟就成不了今日的山水,花鸟画亦同理。在画花鸟和山水我是同步进行的,至于风格不风格的问题我未曾想过,只是尊重自己的感觉意愿画出来,感觉好看就可以了。


李 琰

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本次研讨会主持人

主持人李琰总结说,此次展览名为广府,所谓广府,并不是地域性的划分,广府文化为广东三大民系文化之一,是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个文化体系。黎柱成老师的作品中山水和花鸟画的互相借鉴、互为植入的形式很好地凸显了这一点。

黎老师的小幅作品虽然小,但格局气势很大,流露出霸气、阳光、正气、没有一丝阴暗,柱成老师的作品确实很亲切、很生动,人心渐化自然就生动。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