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资讯> 本地资讯
美美与共二十年 中山美术馆再出发

岐江河畔,草木葳蕤,中山美术馆如同黄蓝相间的魔方镶嵌在如茵绿地之间。河水荡荡,绿盖如茵,光阴似水,美美与共,走过二十年,这里已然成为中山人文历史沉淀的景观,城市的文化客厅,中山人走进艺术的美育课堂。


中山美术馆


●缘起:粤中船厂厂房变身美术馆

岐江公园内,有一处宽阔的人工湖泊,澄澈的湖水,倒映着一栋蓝黄相间的钢架建筑,它就是中山美术馆,建于2002年,占地2500平方米,由原来的粤中船厂厂房改建而成。美国哈佛大学俞孔坚博士等专家设计改造,糅合欧洲先锋派美学意念及后工业时代造型特色。两层楼房外,大量的管道和工字钢外露,运用铁青色钢架和鲜艳的柠檬黄墙壁这两个美学上对比最强烈的色彩作为主色调,大幅落地玻璃极具欧陆色彩,大展厅和一排排随意在轨道上移动的展板使美术馆现代感凸显。





中山美术馆内景


岐江公园完成后曾在国内外获得多项荣誉:2002年获全美年度设计荣誉奖,为中国设计界获得第一个ASLA荣誉奖;2004年获得全国美展金奖;2008年获得世界滨水设计最高奖等多个备受关注的重要奖项,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之里程碑,并在工业旧地利用中具有开创新意义,被各国大学和业界作为范例。作为岐江公园核心建筑,美术馆也强化了公园主题,为市民、游客的学习、研究、休闲、交流等活动提供服务,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发展:20年春风化雨成为大众的美育课堂

美术馆是城市重要的文化地标,也是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山美术馆开馆以来先后举办了“百年中山中山市美术作品展”“共铸辉煌——第二届中国当代水彩画名家邀请展”“湾区精品——广东水彩名家中山水彩作品邀请展”“岭南潮声——2021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书法作品展”“印刻时代——20世纪以来中国版画的实践与流变专题展”等一系列国际和跨地区的展览,在发挥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的欣赏水平。



中山美术馆近年来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和跨地区的展览,在发挥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同时,也提升了市民的欣赏水平。


中山美术馆运用“大美术”的观念,以历代中山籍美术家们的精品为主要的收藏方向,结合“关注当代、关注本土”的学术定位,逐渐形成以名家经典收藏、中山本土艺术为主的收藏特色,积累了近4000件珍贵藏品。目前已收藏了一批艺术家捐赠的作品,如李延声的中国画《六月天》、尹定邦的油画《月亮湾》、舒乙的彩墨画《幻影》、黄苗子的书法《中山美术馆》等。

中山美术馆与中山共成长,见证着中山逐步发展成珠江口东西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蜕变。中山美术馆也从最开始仅具有单一展览功能的“展览馆”,逐步发展为集展示、收藏、推广、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美术馆。20年来,美术馆邀请了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博士、国家画院卢禹舜、广东省美协方土等专业人士举行笔会和讲座活动,加强了本地作者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着重打造了三大公益惠民活动“馆长带你看展览”、“我和艺术家有个约会”、“在美术馆上美育课”,为市民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城市美育的发展。


●未来:带领大众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

2022年,对于中山美术馆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有着历史意义的一年,今年8月,中山美术馆从中山市博物馆独立出来,为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中山美术馆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回顾中山美术馆二十年来的业绩成果,以及借此契机推动中山美术馆新馆的建设及发展,中山美术馆也将举办“中山美术馆建馆二十周年系列活动”。系列活动以“美美与共二十年,中山美术馆再出发”为主题,重点推出系列展览,并将联动推出三场以上系列公共教育活动,为市民带来艺术“大礼包”。

在活动期间,市民不仅可以欣赏到“见证 • 典藏——中山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展”、“岭南潮声——粤港澳大湾区摄影精品展”、“广东省第十届水彩、粉画展”、“走入大湾区”2022年全球水墨画大展,还可以跟随着美术馆馆长的讲解走进艺术天地,拉近与作品的距离,提升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中山美术馆馆长肖伟表示,回顾中山美术馆二十年来的业绩成果,硕果累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022年将是中山美术馆事业发展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转变理念,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并丰富其精神向度,带领大众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承担起中山市美术传承发展的文化职责,将美术馆打造成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推动城市美育的发展,助力文化兴城。图片由中山美术馆提供